連續 18 週,每週一早晨 讓我的真實故事陪你上班路,不再週一Blue 其實在勇敢之前,我也曾經很脆弱...哭完以後,就能大笑 學員、朋友、路人都說我很勇敢,無論是面對化療的積極、頂著光頭無畏他人的眼光、也或者快樂的繼續生活著 如果你有聽上一集(EP5),你會知道我不是故作堅強,但其實我也有脆弱的一面,當醫生宣布病情的那一刻,我也曾哭過,這一集就讓我說給你聽3/31那天的開獎過程。 👉 點這裡收聽第六集 主持來賓:認識快九年的超人好友——會長怡平 有沒有很像豬肉攤的內臟⋯這是我的腫瘤啦! 歡迎⭐ 訂閱節目 喜歡這集:歡迎💬 留星評論📤 分享給身邊「正在面對未知」的朋友 N0.13, Taipei, 220Unsubscribe · Preferences
連續 18 週,每週一早晨 讓我的真實故事陪你上班路,不再週一Blue 我得了癌症,朋友們看我永用都是笑嘻嘻, 擔心我是不是故作堅強, 這集聽完你會知道我為什麼得了癌症反而更快樂。 👇你會聽到: 🔸別讓自己成為「驚驚、憂憂、怒怒」 🔸「樂樂」登場,氣場為何這麼亮? 🔸我戴帽子不是為了遮掩光頭? 👉 點這裡收聽第五集 等候診間很多憂憂們 主持人-十年老友皓雲,也是我的西班牙語老師Yolanda 歡迎⭐ 訂閱節目 喜歡這集:歡迎💬 留星評論📤 分享給身邊「明明快爆炸,還硬撐不放假」的朋友 讓自己先成為一道光,再成為影響別人的一道光 N0.13, Taipei, 220Unsubscribe · Preferences
卡姊選書|溝通力進化指南 花了將近三週,終於將《為什麼我們這樣對話那樣生活》,整本書看完,這本書是透過上百場的訪談以及數千份問卷研究後,所寫出的一本書,老實講不好讀,每一章節都像是在看論文似,但,就是這個但終究把書給讀完了。 對話不只一句話,而是三種對話在同時進行 書裡我特別喜愛這個架構和當中的幾個觀點: 對話溝通時應同時思考的三種對話:真正要談的是什麼(決策心態)、我們有什麼感受(情緒心態)、我們是誰(社會心態),不是只有自己,也不是只在乎他人,而是在意我們。 真正要談的是什麼(決策心態)---判定當下對話時對方的思維是「成本效益邏輯」還是「相似性邏輯」,才選擇以條理陳述且冷靜的方式提出事實,還是用自身感受、過去的經驗來做溝通互動。 我們有什麼感受(情緒心態)--- 1. 用在與他人建立關係時,詢問關於感受、價值觀、信念或經驗的問題,對方的回應容易展示(帶出)脆弱,就可以引發情緒感染,進而引起你們彼此真正的感受連結。 像是:你是哪裡人-> 你成長的地方,最美好的事物是什麼? 你的興趣是-> 如果想學什麼都可以,你會學什麼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