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點中招!詐騙如何利用恐懼操控我們?


什麼樣的人會被詐騙?詐騙應用人性的什麼弱點?我昨天差點就被騙了…應該是說已經被騙一半,差那麼一點就無法全身而退。

恐懼讓人失去判斷,冷靜才能守住安全

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去上烹飪課,中場休息時間查看了信箱,看到一封信很緊張,心想:「天啊!到底是什麼資料不符合?還要去補件有些麻煩。而且3/31前我幾乎沒時間能去處理這件事。」

我先趕緊將郵件畫面截圖給會計師事務所,然後問他們能幫我處理這件事嗎?晚點課程結束我再將郵件轉寄給他們。

雖然郵件裡寫著「請用電腦版下載並開啟附件,以確保顯示完整附件。」當下的我很擔憂,而且很擔心信件中所言「申報的營業稅和發票不符」,然後要「親自」在3/31前辦理,否則會涉及「罰款、滯納金或其他法律責任。」

我是個只要遇到自己認為的大問題,就想馬上解決的人,否則一顆心懸掛在那會無法專注在其他工作上,所以硬是不管信中指示,立刻用手機下載檔案,打開檔案需要輸入密碼,依據過往開啟公司的文件直覺認為是公司統編號碼,只是試了三次後怎麼都打不開。

再次看了來信說明才發現它有提供信件密碼,依據指示輸入後檔案開了,但長得好怪,都是一些.exe的執行檔,意識到可能有詐後,我才突然想起曾經幫企業培訓內部講師,有講師在演練驗收時的教學主題是資訊安全,他應用了找碴的遊戲手法和自製教具,讓同仁們在嘗試錯誤中學習和會判斷是否為釣魚信件。

我用了那個技巧一看到關鍵資訊後,完全忘記自己正在課堂中,將手機畫面給我朋友看還飆了一句:「幹XX哩~」(我是真的真的爆氣到才會標出這三個字啊!),雖然知道是詐騙手法有些開心不需要跑去國稅局處理這些事,但卻很氣被耽誤了那麼多時間,以及內心受到的折磨。

這類的詐騙方法是應用了當人類面對到恐懼害怕時,會以系統一的直覺非理性思維的方式來處理問題,我昨天的處境和應對模式就是如此。

另一類詐騙則是利用人類的貪婪,這一類其實相對好預防,只要謹記天上是不會無緣無故掉下一筆大禮送你,以及沒有輕輕鬆鬆啥事都沒做就能賺錢致富這件事。

與恐懼對話:三個溝通技巧助你識破詐騙

當我發現自己被耍了後再回頭去看那封信,其實漏洞百出,但只要心急這些漏懂都會鬼遮眼的看不見。面對恐懼害怕當下,和自己對話的三個溝通技巧,我想和你做分享,讓你可以少走些憂心、煩心和憤怒的經驗。

急事慢辦:越是讓你覺得要緊急處理的事,先給自己10分鐘,告訴自己一定不差這十分鐘,避免自己落入系統一的直覺快思維模式,因為詐騙常利用緊迫感讓人無法思考,刻意「等10分鐘」延遲反應才能讓自己以系統二來做理性慢思維。

先求證再行動:涉及金錢、法律、緊急處理的通知,接到不明聯絡人的郵件、訊息或電話等方式,只要是要你點擊附件、連結,就要先假設它是詐騙,可以去Google搜尋,我事後在Google搜尋「國稅局詐騙信」,就看到了受騙手法解析分享。

找出破綻:刻意用「這可能是詐騙」的角度來檢視找碴,有沒有錯字、不合理的內容,我後來發現通知內容是一張圖檔,國稅局官網根本無法點擊連結;開啟檔案密碼不應該是直接秀在信件上,而且也不會用日期1140303來做設定,應該是要用公司或負責人的資訊設定才對。

最後這一招是這次遇到詐騙讓我及時收手的關鍵,檢查寄件者的真實Mail,就像各位收到電子報寄件者會秀出「卡姊駕到」,這是我們可以自行設定的名稱,你點下該名稱後就能看到寄件者的Mail,像是國稅局、政府機關學校行號、臉書、YouTube…這些大公司,一定都有自己的寄件信箱,而不會是用hotmail或gmail…等這類的信箱。

大約 15 分鐘後,我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。還好會計師事務所還沒讀訊息,我也還沒轉寄那封郵件,不然真的會很糗!

真正的危機,不是詐騙有多高明,而是我們在恐懼與焦慮中,忘了停下來思考。

按下「出色溝通力學院圖片」即可前去網站,閱讀更多溝通技巧文章

如果文章對你沒有幫助,可以按下退訂閱,你將不再收到任何電子報
Unsubscribe

Hi, I’m a creator

Read more from Hi, I’m a creator

昨天朋友來幫我按摩,邊按摩我們邊聊天,她聊到自己的女兒和女友在我們板橋開的韓式炸雞店-酷酷雞,因為Threads上一篇食客的分享文章爆紅後,最近兩位老闆接單忙到沒時間吃飯。 善用群組,傳遞正向能量 對比兩個月前剛開幕後的每一天,常常是兩個人大眼望小眼,有時冷清到一天連一張訂單都沒有,媽媽看到了她們這兩個月的進步,特地在她們的家庭群組裡寫著讚美兩個孩子好棒,成長進步許多。 同樣在群組中的兒子女友看到訊息後,私下問我朋友:「媽咪,發生什麼事了嗎?」朋友說:「沒有,我覺得她們這兩個月在事業和工作上表現的相當好,我們家表現得好就是會公開說出,如果有不好需要改進的部分,我們就私下說不特地張貼出來在群組裡。」 真是有智慧的媽媽,誰都喜歡也期待在他人面前能有良好的形象,也都沒有人喜歡在公開場域被說不是或加以指責。 我也有幾個家庭群組,最常使用的群組除了我們相約碰面時間、地點外,再者就是大家把自己孩子的影片或照片秀出來,大家就會在裡面接龍回說:「怎麼那麼可愛」、「好厲害唷!」不過似乎沒有讚美過彼此的聲音,很偶爾還會有一、二則突然對某位家族成員行為的不滿指責,頓時間所有成員就會默不出聲好幾天。...

卡姊駕到-影視解碼溝通法 電影、電視劇中每場對話、每個決策,都是溝通藝術。 讓卡姊與你探討如何更有效地表達自己、理解他人, 並在不同情境中運用適當的溝通方式。 看到臉書狂跑出《童話故事下集》的短影音,看了幾個片段後太有共鳴,特地找幾天把它追完,有些人說現在婆婆沒那麼誇張了吧!有沒有我是不知道,不過曾經為人媳婦過的我只能說,我在看每一集都猶如重溫當年婚姻生活下與公婆共處的回憶。 我談談最有感觸的三件事,你在看到劇中媳婦和我的故事場景後,能先停下來想想如果是你,你會怎麼應對和溝通,再看看我和劇中媳婦的應對模式和你一樣嗎? 不是為了贏,而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好好過日子 婆婆要媳婦一大早跟她去廟裡祭拜、做法以求得孩子,媳婦不想去因此編了個理由說:「可是媽我明天要去公司加班。」婆婆竟然說:「那我們就在妳加班前來去。」 這個畫面我立刻想到二件關於拜拜這件事,有一年,年夜飯後,全家一起去龍山寺拜拜,有些微醺的婆婆,單獨把我拉到廟的後殿去,還特地示意先生不要跟過來,婆婆帶著我去找「註生娘娘」,然後就說:「舒涵,妳跪下來。」...

上週一因身體不適,我就近前往家附近的大醫院門診,沒想到卻意外被轉至急診室檢查。或許是剛看完《外傷重症中心》,在急診室待了近五個小時的我,看著醫護人員忙進忙出,以及他們與病患、業務間的互動,彷彿置身於一個小劇場,自己既是演員,也是觀眾。 這一天,三個不同角色的人,讓我對溝通技巧有些新的體悟。 堅持不懈但徒勞無功的藥廠業務 她背著包包,穿著西裝,在不同診間門口守候徘徊。我曾為多家藥廠與醫療器材公司授課,因此一眼就看出她是一名業務。 然而看她和醫院護理師們毫無交情,護理師都婉轉客氣的對著她說:「醫師還在忙。」而好不容易有診間的護理師放她通行,也不到一分鐘就走了出來。 當時,我的診間過了中午仍在看診,我是最後一號。她坐來我旁邊等著護理師放行,看她一整個早上毫無收穫為她感到可惜,於是我開口問了她:「妳是做什麼的業務?」她回說:「藥廠」 我趕緊補說:「我看你早上在不同診間進出,看起來收穫不大。」 她一副哭喪著臉地說:「對啊!」 我則和她說:「我曾經幫一些藥廠和醫材上過服務溝通的課,妳可以試著和護理師培養關係,別讓他們只是把關者,而是和妳同一陣營的感覺。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