讚美讓人進步,指正讓人改變,但方式決定效果


昨天朋友來幫我按摩,邊按摩我們邊聊天,她聊到自己的女兒和女友在我們板橋開的韓式炸雞店-酷酷雞,因為Threads上一篇食客的分享文章爆紅後,最近兩位老闆接單忙到沒時間吃飯。

善用群組,傳遞正向能量

對比兩個月前剛開幕後的每一天,常常是兩個人大眼望小眼,有時冷清到一天連一張訂單都沒有,媽媽看到了她們這兩個月的進步,特地在她們的家庭群組裡寫著讚美兩個孩子好棒,成長進步許多。

同樣在群組中的兒子女友看到訊息後,私下問我朋友:「媽咪,發生什麼事了嗎?」朋友說:「沒有,我覺得她們這兩個月在事業和工作上表現的相當好,我們家表現得好就是會公開說出,如果有不好需要改進的部分,我們就私下說不特地張貼出來在群組裡。」

真是有智慧的媽媽,誰都喜歡也期待在他人面前能有良好的形象,也都沒有人喜歡在公開場域被說不是或加以指責。

我也有幾個家庭群組,最常使用的群組除了我們相約碰面時間、地點外,再者就是大家把自己孩子的影片或照片秀出來,大家就會在裡面接龍回說:「怎麼那麼可愛」、「好厲害唷!」不過似乎沒有讚美過彼此的聲音,很偶爾還會有一、二則突然對某位家族成員行為的不滿指責,頓時間所有成員就會默不出聲好幾天。

這讓我開始思考,為什麼家庭群組裡,對小朋友的讚美我們是那麼的自然,卻少有人主動稱讚其他家人?是不是我們習慣了孩子需要鼓勵,卻忘了成人同樣渴望被肯定?而那些指責不但讓氣氛瞬間降到冰點,也未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
若我們也能公開讚美,讓努力、優秀被看見,家人關係或許會更和諧更溫暖。我決定試試看,下一次,不只在群組裡誇孩子,我也要誇誇大人,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。

為什麼同樣的話,從不同人的嘴裡說出,接受度會差這麼多?

晚上另一位朋友帶著只要到慶城街附近,必買必吃的海南雞飯來找我,我跟她分享今年去找東方心理學的寶哥(胡靖韋)算流年,看著一張張的流月圖,準到兩個人下巴掉到找不到的故事,朋友就接著也分享了一個算命師的奇譚。

她說上個月她的老闆帶了一位風水師去到辦公室,然後就把她和另一位男同事叫進辦公室,風水師看了看那位男生後說:「你長得白淨,天生就是要做業務這一行,男生對你不會有防備心,女生則是看到你都一定會很喜歡你,你好好做未來前途錢途都是滿滿的。」

換到我朋友時風水師也是先讚美了她兩三句,接著就指出兩個行為要她做改進,最後則給她一個建議參考,風水師說:

「妳在工作上太有正義感了,像是公司推出的新產品或政策沒有妳認為的優異,妳就是不會誇大去說出產品的成效或價值,妳的溝通表達太過保守,就會讓自己錯失很多顧客。」

「另外,你這個人就是熱心,常常幫助顧客,可是啊!你有想過一件事嗎?和顧客互動最終目的是要他『簽名』成交,不是只有讓顧客說你是好人,你要記住什麼才是你最終的目的。」

朋友一轉述完風水師的話後,我立刻跟她說:「這一定是妳老闆花錢要她說的,老闆忍很久了。」

話一說完我們兩個捧腹笑超久,她拿下戴在脖子上的一條銀項鍊把玩著說:「風水師還建議我,今年想賺大錢就要穿戴銀飾,還有紫色、紅色、綠色的衣服。」

我腦中開始想著風水師一說完朋友就跑去買銀飾戴,小小消遣她說:「妳不會下次見面就穿著紅綠配的聖誕風出現吧!」

她一副得意的說:「我跟妳說:『我發現我們公司的制服外套就是綠色,還有一套裙子是紅的,我當業務很久沒有穿制服了,最近每天都穿制服上班。』」

我真的嚴重懷疑,這絕對是她老闆的計謀,把希望我朋友改正的行為,還有期待要有的表現,以及要以業績為前提,都透過風水師來做傳達,這些話若換成主管自己說,得到部屬的反應大概是:

  • 「又來了,業績、業績,眼裡只有業績!」
  • 「所以現在是要我誇大不實嗎?」
  • 「幫客戶是我的習慣,難道還要計較這個?」
  • 「……(笑笑不說話,心裡翻白眼)」

但從風水師嘴巴說出,反應卻是:

  • 「原來我太過保守了?那我應該學著更靈活一點。」
  • 「幫客戶固然重要,但我也要記得成交才是關鍵。」
  • 「哇,穿銀飾、紅綠配能招財?那來試試看!」
  • 「這樣聽起來,改變一下說不定真的會更順利。」
  • 「風水師說得這麼準,那可能真的是提醒我該改變了。」

也許,有時候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是換個說法,而是換個說話的人。因為話語的影響力,往往取決於誰來傳遞它。

聽完朋友的故事突然驚覺自己其實也是「出色溝通力風水師」、「內部講師風水師」,企業花錢請我們去跟同仁們說:「要因人而異,適時換檔做溝通」、「當內部講師千萬不要浪費別人的生命,額外工作雖累,但實在備課、必有收穫。」

「吃下最後一塊海南雞,我這風水師特地以開玩笑的口吻說:『下次幫忙老太太的當下,就要想著目標:等等一定要她幫我「簽名」。』兩個人哈哈大笑,一起說:『請簽名。』」

讚美相隨,關係更圓;有時候,關鍵在於說話的人,而非說的話

按下「出色溝通力學院圖片」即可前去網站,閱讀更多溝通技巧文章

如果文章對你沒有幫助,可以按下退訂閱,你將不再收到任何電子報
Unsubscribe

Hi, I’m a creator

Read more from Hi, I’m a creator

卡姊駕到-影視解碼溝通法 電影、電視劇中每場對話、每個決策,都是溝通藝術。 讓卡姊與你探討如何更有效地表達自己、理解他人, 並在不同情境中運用適當的溝通方式。 看到臉書狂跑出《童話故事下集》的短影音,看了幾個片段後太有共鳴,特地找幾天把它追完,有些人說現在婆婆沒那麼誇張了吧!有沒有我是不知道,不過曾經為人媳婦過的我只能說,我在看每一集都猶如重溫當年婚姻生活下與公婆共處的回憶。 我談談最有感觸的三件事,你在看到劇中媳婦和我的故事場景後,能先停下來想想如果是你,你會怎麼應對和溝通,再看看我和劇中媳婦的應對模式和你一樣嗎? 不是為了贏,而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好好過日子 婆婆要媳婦一大早跟她去廟裡祭拜、做法以求得孩子,媳婦不想去因此編了個理由說:「可是媽我明天要去公司加班。」婆婆竟然說:「那我們就在妳加班前來去。」 這個畫面我立刻想到二件關於拜拜這件事,有一年,年夜飯後,全家一起去龍山寺拜拜,有些微醺的婆婆,單獨把我拉到廟的後殿去,還特地示意先生不要跟過來,婆婆帶著我去找「註生娘娘」,然後就說:「舒涵,妳跪下來。」...

什麼樣的人會被詐騙?詐騙應用人性的什麼弱點?我昨天差點就被騙了…應該是說已經被騙一半,差那麼一點就無法全身而退。 恐懼讓人失去判斷,冷靜才能守住安全 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去上烹飪課,中場休息時間查看了信箱,看到一封信很緊張,心想:「天啊!到底是什麼資料不符合?還要去補件有些麻煩。而且3/31前我幾乎沒時間能去處理這件事。」 我先趕緊將郵件畫面截圖給會計師事務所,然後問他們能幫我處理這件事嗎?晚點課程結束我再將郵件轉寄給他們。 雖然郵件裡寫著「請用電腦版下載並開啟附件,以確保顯示完整附件。」當下的我很擔憂,而且很擔心信件中所言「申報的營業稅和發票不符」,然後要「親自」在3/31前辦理,否則會涉及「罰款、滯納金或其他法律責任。」 我是個只要遇到自己認為的大問題,就想馬上解決的人,否則一顆心懸掛在那會無法專注在其他工作上,所以硬是不管信中指示,立刻用手機下載檔案,打開檔案需要輸入密碼,依據過往開啟公司的文件直覺認為是公司統編號碼,只是試了三次後怎麼都打不開。...

上週一因身體不適,我就近前往家附近的大醫院門診,沒想到卻意外被轉至急診室檢查。或許是剛看完《外傷重症中心》,在急診室待了近五個小時的我,看著醫護人員忙進忙出,以及他們與病患、業務間的互動,彷彿置身於一個小劇場,自己既是演員,也是觀眾。 這一天,三個不同角色的人,讓我對溝通技巧有些新的體悟。 堅持不懈但徒勞無功的藥廠業務 她背著包包,穿著西裝,在不同診間門口守候徘徊。我曾為多家藥廠與醫療器材公司授課,因此一眼就看出她是一名業務。 然而看她和醫院護理師們毫無交情,護理師都婉轉客氣的對著她說:「醫師還在忙。」而好不容易有診間的護理師放她通行,也不到一分鐘就走了出來。 當時,我的診間過了中午仍在看診,我是最後一號。她坐來我旁邊等著護理師放行,看她一整個早上毫無收穫為她感到可惜,於是我開口問了她:「妳是做什麼的業務?」她回說:「藥廠」 我趕緊補說:「我看你早上在不同診間進出,看起來收穫不大。」 她一副哭喪著臉地說:「對啊!」 我則和她說:「我曾經幫一些藥廠和醫材上過服務溝通的課,妳可以試著和護理師培養關係,別讓他們只是把關者,而是和妳同一陣營的感覺。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