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一趟急診室學到的三堂溝通課


上週一因身體不適,我就近前往家附近的大醫院門診,沒想到卻意外被轉至急診室檢查。或許是剛看完《外傷重症中心》,在急診室待了近五個小時的我,看著醫護人員忙進忙出,以及他們與病患、業務間的互動,彷彿置身於一個小劇場,自己既是演員,也是觀眾。

這一天,三個不同角色的人,讓我對溝通技巧有些新的體悟。

堅持不懈但徒勞無功的藥廠業務

她背著包包,穿著西裝,在不同診間門口守候徘徊。我曾為多家藥廠與醫療器材公司授課,因此一眼就看出她是一名業務。

然而看她和醫院護理師們毫無交情,護理師都婉轉客氣的對著她說:「醫師還在忙。」而好不容易有診間的護理師放她通行,也不到一分鐘就走了出來。

當時,我的診間過了中午仍在看診,我是最後一號。她坐來我旁邊等著護理師放行,看她一整個早上毫無收穫為她感到可惜,於是我開口問了她:「妳是做什麼的業務?」她回說:「藥廠」

我趕緊補說:「我看你早上在不同診間進出,看起來收穫不大。」

她一副哭喪著臉地說:「對啊!」

我則和她說:「我曾經幫一些藥廠和醫材上過服務溝通的課,妳可以試著和護理師培養關係,別讓他們只是把關者,而是和妳同一陣營的感覺。」

我指著我的診間問她:「妳知道蕭醫師有在健身嗎?」

她說:「我不知道。」

我心想連我是初診病患我都知道,妳是業務怎麼會連要拜訪的顧客妳都沒有研究呢?我進診間前跟她說:『妳可以查一下IG。』

我從診間出來後,急著跟她說:「可以從健身切入話題喔!對了,妳看蕭醫師的IG了嗎?」

她的回答讓我知道等等她還是不會成功的。「我沒有IG,我是老人家不會用(目測約40歲)」。我內心狂吼:『誰跟你老人家!我44歲就連Threads也都有在用!』

成功的業務不僅需要產品專業知識,也要懂的建立關係,特別是與關鍵協助者(如護理師)培養良好互動,而不是僅將他們視為「把關者」。此外,事前準備與個人化對話也是提升溝通效率的關鍵,例如了解對方的興趣(如健身)來找到切入點。最後,適應現代溝通工具(如社群媒體)能幫助業務更快掌握顧客資訊,提高互動的成功率。當然這些資訊到手後,根據顧客的性格使用的時機點就要有所不一樣。

高效嚴謹但缺乏溫度的檢驗師

一到急診室病患、家屬有些在走動,更多是坐在那等待檢驗或醫師通知,還有少數只能靜坐在輪椅或病床上被推動,和醫護人員衝急相較之下幾乎都是呈現慢動作。

我坐在X光檢驗室門口對面的走廊,護理師正為我打著點滴,我就聽到檢驗師站在門邊手指著要走進去的病患大聲說:「還不要進來,等我叫你。」


過了一會兒,我看見一男一女護理人員站在門前,準備把單子交給檢驗師。檢驗師從裡面走出來,一邊走一邊說:「不要進來,不要進來!」兩個人刻意把腳尖墊高紙拿高放在胸前,異口同聲地回她:「我們沒有進去喔!」

在外等待的病患或家屬都能感受到檢驗師的氣勢強大,到她那一關卡去時都像隻病貓似的用著柔弱的氣聲說話。

換到我進去後頭髮規定要夾起,醫院的髮夾用一條線綁在一旁,線很短加上左手吊著點滴,有手把頭髮盤起抓著,我也像病貓似溫柔的問檢驗師說:「能請妳幫我夾嗎?」

她毫無表情冰冷的說著:「妳不是還有左手?」

我心裡低聲嘀咕:「難道不能換個說法嗎?」左手則是費力地將頭髮提起,讓髮夾勉強夾住我的頭髮。

來到醫院的病人常處於焦慮的狀態,而醫護人員的態度和言語,會對病患的情緒產生直接影響。專業不等於冷漠,權威不應該帶來壓迫,即便在高壓環境下,適當的語氣與共情能力仍能讓溝通更順暢、減少不必要的緊張與對立。

不過,就像在職場中,當我們知道某個部門的某人是冷漠又強勢的時候,我們往往會變得特別客氣,生怕一句話說錯了就會遭到冷嘲熱諷或白眼。有時我還會有點羨慕這樣的人,因為大家都會對他恭敬有加,避免提出無理要求。但當這樣的人在職場中需要別人的幫助時,往往也很難得到他人的支持。

苦中自己作樂的護理師

急診室裡忙碌的程度,就像是顛峰時段的加油站,一個接一個讓護理人員毫無喘息的時間,當我去到心電圖檢查時,這一站只有一位護理師負責,同時還要負責抽血的工作。

然而她卻是笑著在工作,用樂觀爽朗的聲音說著:「我要貼上去了,會有點冰喔!不過不用擔心不會痛。」或許剛剛經歷過冷漠的檢驗師,之後出現在我眼前的任何人,只要多點溫度、多些笑容、多句關懷,我就會覺得這個人熱情如火。

所以我忍不住想測試一下,是錨定效應在作祟還是她真的這麼享受工作,我就問了她:「妳這麼忙病患都沒有停過,妳怎麼還能這麼樂在工作中。」她表述的內容中多少帶著些許的無奈,但心境口氣依舊笑哈哈的回說:「工作量沒辦法就是這麼大,但得這樣開心工作才能讓自己開心啊!」

簡單的提醒能降低病人的焦慮,開朗語氣更是營造了安心氛圍,讓病人感受到溫暖。其實一個人的態度絕對影響著溝通的品質和順暢度,工作上下次想要「發火」時…想起檢驗師和護理師,提醒自己態度、語氣與情緒管理往往比話語本身更決定溝通的成效,再決定你要成為哪種人。

語言或許能傳遞訊息,但態度才能傳遞情感。

按下「出色溝通力學院圖片」即可前去網站,閱讀更多服務溝通技巧文章

如果文章對你沒有幫助,可以按下退訂閱,你將不再收到任何電子報
Unsubscribe

Hi, I’m a creator

Read more from Hi, I’m a creator

昨天朋友來幫我按摩,邊按摩我們邊聊天,她聊到自己的女兒和女友在我們板橋開的韓式炸雞店-酷酷雞,因為Threads上一篇食客的分享文章爆紅後,最近兩位老闆接單忙到沒時間吃飯。 善用群組,傳遞正向能量 對比兩個月前剛開幕後的每一天,常常是兩個人大眼望小眼,有時冷清到一天連一張訂單都沒有,媽媽看到了她們這兩個月的進步,特地在她們的家庭群組裡寫著讚美兩個孩子好棒,成長進步許多。 同樣在群組中的兒子女友看到訊息後,私下問我朋友:「媽咪,發生什麼事了嗎?」朋友說:「沒有,我覺得她們這兩個月在事業和工作上表現的相當好,我們家表現得好就是會公開說出,如果有不好需要改進的部分,我們就私下說不特地張貼出來在群組裡。」 真是有智慧的媽媽,誰都喜歡也期待在他人面前能有良好的形象,也都沒有人喜歡在公開場域被說不是或加以指責。 我也有幾個家庭群組,最常使用的群組除了我們相約碰面時間、地點外,再者就是大家把自己孩子的影片或照片秀出來,大家就會在裡面接龍回說:「怎麼那麼可愛」、「好厲害唷!」不過似乎沒有讚美過彼此的聲音,很偶爾還會有一、二則突然對某位家族成員行為的不滿指責,頓時間所有成員就會默不出聲好幾天。...

卡姊駕到-影視解碼溝通法 電影、電視劇中每場對話、每個決策,都是溝通藝術。 讓卡姊與你探討如何更有效地表達自己、理解他人, 並在不同情境中運用適當的溝通方式。 看到臉書狂跑出《童話故事下集》的短影音,看了幾個片段後太有共鳴,特地找幾天把它追完,有些人說現在婆婆沒那麼誇張了吧!有沒有我是不知道,不過曾經為人媳婦過的我只能說,我在看每一集都猶如重溫當年婚姻生活下與公婆共處的回憶。 我談談最有感觸的三件事,你在看到劇中媳婦和我的故事場景後,能先停下來想想如果是你,你會怎麼應對和溝通,再看看我和劇中媳婦的應對模式和你一樣嗎? 不是為了贏,而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好好過日子 婆婆要媳婦一大早跟她去廟裡祭拜、做法以求得孩子,媳婦不想去因此編了個理由說:「可是媽我明天要去公司加班。」婆婆竟然說:「那我們就在妳加班前來去。」 這個畫面我立刻想到二件關於拜拜這件事,有一年,年夜飯後,全家一起去龍山寺拜拜,有些微醺的婆婆,單獨把我拉到廟的後殿去,還特地示意先生不要跟過來,婆婆帶著我去找「註生娘娘」,然後就說:「舒涵,妳跪下來。」...

什麼樣的人會被詐騙?詐騙應用人性的什麼弱點?我昨天差點就被騙了…應該是說已經被騙一半,差那麼一點就無法全身而退。 恐懼讓人失去判斷,冷靜才能守住安全 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去上烹飪課,中場休息時間查看了信箱,看到一封信很緊張,心想:「天啊!到底是什麼資料不符合?還要去補件有些麻煩。而且3/31前我幾乎沒時間能去處理這件事。」 我先趕緊將郵件畫面截圖給會計師事務所,然後問他們能幫我處理這件事嗎?晚點課程結束我再將郵件轉寄給他們。 雖然郵件裡寫著「請用電腦版下載並開啟附件,以確保顯示完整附件。」當下的我很擔憂,而且很擔心信件中所言「申報的營業稅和發票不符」,然後要「親自」在3/31前辦理,否則會涉及「罰款、滯納金或其他法律責任。」 我是個只要遇到自己認為的大問題,就想馬上解決的人,否則一顆心懸掛在那會無法專注在其他工作上,所以硬是不管信中指示,立刻用手機下載檔案,打開檔案需要輸入密碼,依據過往開啟公司的文件直覺認為是公司統編號碼,只是試了三次後怎麼都打不開。...